鍾沛峰 註冊中醫師

男士濕氣重,後果不容忽視——中醫師教你如何袪濕、健脾、補氣

香港天氣潮濕,港人易受濕氣影響,令脾胃功能失調,引發疲倦、浮腫、脾胃不良等徵狀。在中醫理論中,濕氣屬於「邪氣」的一種,是指外在環境的濕氣侵入,或是脾胃功能不佳或長期飲食不當導致體內水濕滯留,無法正常排出,形成濕氣重。不論男女,都會受濕氣影響,若男士不加理會,後果不容忽視。

男士濕氣重,不但可導致男士精神不振、身體沉重、面腫腹脹及皮膚油膩等症狀,男士機能亦會因而下降。若不及時處理,恐損害脾胃功能,造成氣血不足,並引發更多健康問題。

男士濕氣重的常見症狀

濕氣重會造成多種不適,特別是對男士的健康影響明顯,包括:

  • 功能下降,例如元氣不足、體力差、記憶力與專注力減退
  • 身體浮腫、大肚腩,感覺肚子脹滿不適
  • 精神萎靡、無精打采
  • 皮膚油膩、出油多,甚至皮膚問題頻發

濕氣形成原因主要源於飲食不節、缺乏運動、熬夜勞累及精神壓力過大。尤其是愛食重口味或油膩食物者、易助濕濁內生。加上香港特殊的天氣條件,更使得濕氣難以散去,於是濕邪積聚體內,成為健康的隱患。

濕氣重的成因

  • 長期進食油膩、煎炸、辛辣等重口味食物
  • 缺乏規律運動,汗液排不出,濕氣無法散去
  • 晚睡熬夜、工作壓力過大,影響脾胃運化功能
  • 香港天氣潮濕悶熱,濕氣環境容易侵入體內

要解決濕氣積聚,首要原則是袪濕、健脾、補氣三位一體。人參為補氣良品,能強化元氣、健脾益肺,促使脾胃恢復正常功能,使氣機暢通,有助濕氣代謝。茯苓、薏苡仁和白朮、皆為健脾利濕藥材,擅長排除體內濕邪,減輕水腫疲倦感。黃芪則進一步扶正固表,鞏固體內正氣,提升抗病力。薑皮、桑白皮與竹芋則利水消腫,有效改善浮腫情況。

•    人參:有「百草之王」之稱,補五臟、益元氣,強化脾胃功能。
•    黃芪:增強脾胃,能補氣、運化水濕,改善氣虛乏力。
•    薏苡仁:健脾袪濕,清熱排水利水。
•    茯苓:利水袪腫,促進體內水分排出。
•    白朮:補氣健脾,強壯脾胃。
•    桑白皮:改善水液代謝,消浮腫。

袪濕要「脾 ‧ 氣雙補」從源頭驅走濕氣

總結來說,要化解濕氣需從袪濕、健脾、補氣三大方向調理,才能從根本改善體質,恢復身心健康。作為中醫師,我鼓勵大家重視濕氣問題,及早採取中醫調理,打造一個無濕、健康的體質。

 

🛒立即購買《補氣祛濕2-1🛒

 

留下你的問題

你的評論會經審批後公開

更多

【TOPick 專題報道】愈袪濕愈虛!? 袪濕關鍵在於脾 ‧ 氣雙補

【TOPick 專題報道】愈袪濕愈虛!? 袪濕關鍵在於脾 ‧ 氣雙補

俗語有云:「濕氣不除,百病生!」中醫認為,袪濕的根本在於「補氣補脾」。脾是人體消化與水液運行的核心,負責將食物養分輸送全身。若脾虛,濕氣便滯留體內,形成濕重,不但影響食慾、睡眠與情緒,甚至令體形臃腫、精神萎靡。若置之不理,更可能誘發腸胃及全身性問題!然而,單純排濕而不進補,會耗損身體能量,導致「氣虛」,結果愈袪濕愈虛。因此,袪濕同時必須「補氣補脾」,推動養分吸收與水液運行,全身通暢,濕氣浮腫自然消退,元氣滿滿回歸!